赔付835.4万元!这份“价值千金”的诚意该不该被原谅?

来源:作者:ADMIN 日期:2023-09-11 10:30:47 浏览:375

继上次“天价土豆”事件后,昨日,巴奴再度“喜提”热搜。起因是有网络博主曝光“巴奴旗下子品牌超岛自选火锅高钙羊肉卷检出鸭成分”。


挂羊肉卖鸭肉有损消费者权益,大多数情况下,消费者明知掺假,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,选择性沉默,致使此现象屡禁不止,渐成一些非连锁餐饮品牌的“生财之道”。


同样的事儿,放在其他品牌身上或掀不起太大波澜,但发生在一直以“产品主义”自诩的巴奴身上,事儿就大了!

1.png

一场耐人寻味的公关


巴奴的公关确实很牛,在这事儿上的一系列操作,颇有诚意,但透过这份“诚意”我们似乎也能咂摸出点其他味道。


9月5日下午15:37,涉事品牌“超岛”发布了一则说明:


2.png


这份说明严谨诚恳,似乎无懈可击。


说明中的四条内容,第一条亮明了态度,表示品牌知道了此事,正将产品送检,随后第二条亮出了处理方法,即将产品下架。到这里超岛为舆论立下了勇于担责的正面形象,与很多遇到问题就逃避,出了事儿就甩锅的品牌形成了鲜明区隔。


第三条开始,事情就有点变味了,“郑州森昂商贸有限公司”“九州源食品加工厂”两家公司分别作为供应商、加工厂浮出水面。这是整个事件的关键点——鸭肉究竟哪儿来的?事件发酵前,超岛涉事门店员工回应博主“是否真羊肉”质疑时,不仅搬出了母公司巴奴为品牌信任“背书”,还指明店内信息公示“超岛的主要食品原材料由巴奴中央厨房——北京行运无限大餐饮有限公司统一配送”。


如果员工所言为实,那么,超岛说明中提到的“郑州森昂商贸有限公司”“九州源食品加工厂”又是何方神圣?如果说明中所言为虚,那么,店内公示信息又为何将巴奴中央厨房光明正大地牵扯进来?


逻辑似乎难以自圆其说,更糟糕的是,这一条一字未提巴奴,却还是把它拉下了水,也为此后巴奴对门店羊肉的回应埋下了伏笔。


第四条看似乏善可陈,表决心,表态度,但依公关文章的三板斧,这里似乎少了一句“如查实博主存在……的行为,我方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力”来彰显品牌自信。


眼看着火烧到自己身上了,巴奴坐不住了。


9月6日11:21,巴奴官网出了一份声明:


3.png


在检测结果未出,舆论持续发酵的时间点,这份声明总体看来诚意满满,但也藏着不少“小心思”:


第一条虽然坦诚说明了巴奴、超岛两品牌间的从属关系,但对超岛“独立团队”的定性,一定程度上将二者进行了区隔,划了一道“防火墙”。不过,巴奴坦诚承认其对超岛负有管理责任,体现了巴奴负责任的态度。


第二条开始公开回应由此事件延伸的最大公共质疑——巴奴所用羊肉是否为真羊肉。显然,巴奴不希望超岛的火烧到自己身上。不管从原产地说明还是表示要接受公共监督的态度,其说明都颇为到位。耐人寻味的是,巴奴虽然一直为自己灭火,但就事件本身而言,对于大众关于“超岛供应链”的相关质疑,此时仍未作阐释。


第三条则老生常谈,表示自己诚恳接受社会监督。


结合此声明发出的节点,巴奴的态度总体上看是积极配合的。


9月7日下午17:34,整个事件的高潮来了。


巴奴官方微信更新了一份声明。从封面图片看,“痛定思痛”四个大字着实醒目,标志着事情有了结果,体现了巴奴不推诿搪塞,照单全收的态度。


4.png


《巴奴不惜血本为子品牌赔偿消费者,坚守诚信本心》短短21个字,却传递出了两层深意:


1.特意强调“子品牌”,进一步加固巴奴和超岛品牌间的防火墙,但却俨然表现出了一副“儿子犯错老子担”的形象;


2.“不惜血本”四个字其实潜移默化地将人们的注意力和好奇点转向了“巴奴究竟下了多大的本”“纠结赔偿多少钱”之类的问题上。


接下来便是正文,主要提出了五点解决方案:


5.png


简单说就是赔钱,且所赔金额、羊肉份数、涉及桌数清清楚楚,有零有整,显得颇为认真负责,但正如网上一些舆论所说,羊肉份数如何统计的,桌数如何统计的,这些只是品牌的自我纠察,数据存疑。


不过,这些似乎已经不太重要了。巴奴“赔付835.4万元”这一惊人数字的背后,无疑又在网上掀起了新的热议,巴奴有担当的形象因为这“835.4万元”被进一步加固,顺势将一些舆论焦点,引流到了标题中提到的“巴奴不惜血本”话题上。


从危机公关角度来说,往往有两种比较重要的处理方式,要么选择沉默,淡化处理;要么将舆论引向新话题,淡化当下话题,很显然,巴奴选择的是后者。


6.png


停业整改、配合调查、合格后再开业,这些操作已成餐饮行业危机处置的常规三板斧了。


7.png


四段话四层含义,彰显了巴奴的诚恳态度:


一是成立督导小组。总裁亲自下场负责整改,以此彰显此次整改力度之大。


二是“取消超岛独立采购权,未来采购全权由巴奴集团负责”,回应了舆论关于“巴奴和超岛是否为统一供应链”的置疑,间接证明了该博主所拍摄视频中,员工关于“超岛和巴奴同一供应链”的回应为不实信息。收回采购权意在说明,超岛供应链由巴奴负责,为后续超岛重新开张,提前来了波站台。


三是处罚到人。可以看出,处罚的对象均为管理层,并未“抓几个临时工顶包”,诚意再次拉满。


四是给普通员工吃下定心丸。“停业不停薪”,这一细节的处置,颇具人文关怀,巴奴品牌形象再度拉满。这一点,其实也应为很多公关从业者带来启示,在流于模板化、形式化的危机处置工作中,人文情怀的点缀,往往有助于度化危机。


8.png


按正常逻辑来看,取消与供应商合作的主体应该是子品牌超岛,而其母品牌巴奴选择亲自下场,亲自终止超岛与供应商的合作,足见巴奴对此事件的重视。


这一条体现了巴奴力图化危为机,借此次舆情危机之势,转而组织参观活动,一次广受关注的品牌危机,变成了一场活动的预告。


9.png


10.png

“危机”之后


“产品主义”一直是巴奴对外宣称的标签,而此次舆论事件,却险些让自己的“产品主义”沦为笑柄。


仔细梳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,不难看出,巴奴一直积极为自己因管理疏忽引发的食品质量问题埋单。正是应了“子不教,父之过”的道理,835.4万元的赔付,足以为巴奴留下深刻的教训。


从当下的舆论风向看,不少网友有感于巴奴事后举措中体现的诚意而表示原谅,这次危机公关也着实可以看做一个公关行业教科书级别的样本,但从“土豆片”到“鸭肉”,我们应该不愿意再看到“第三个菜品”再起风云吧。
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,配图仅作参考,无指向意义及商业用途
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