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6米高“巨型板凳公交站”再次被送上热搜!

来源:作者:ADMIN 日期:2024-07-24 10:27:02 浏览:1940
重庆,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,孕育了无数奇迹。当地人常言:“只要心中有梦,山城便无不可能。”这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,更是一种文化自信。当那句“板凳有了,我差的是一碗重庆小面!”在街头巷尾传开,一股随性而文艺的气息便随之弥漫在空气中。

1.jpg
而那令人眼前一亮的雕塑作品《如歌的日子》,以巨型艺术装置“塑料板凳”的形式,再次将这份独特的山城韵味推向了全网。
2.jpg
3.jpg
如今,打开抖音、微博,你会被一股神奇的风潮所吸引——一对一红一蓝、一高一矮的巨型“塑料板凳”矗立在重庆的公交车站,与17个正常大小的“板凳”相伴,共同构成了一道城市中的新奇景观。
惊讶、好奇、赞叹……这“神奇”的车站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故事?
这个公交车站,位于悦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对面的悦城路上,这里摆放着由著名雕塑家焦兴涛设计的巨型“塑料板凳”。这些板凳不仅尺寸巨大,而且色彩鲜明:一个红色,一个蓝色。红色的大“板凳”宽3.3米、高4.14米,蓝色的小“板凳”则宽2.7米、高3.35米。它们仿佛从日常生活中走来,却又以巨大的身姿屹立在城市之中,令人叹为观止。
4.jpg
著名雕塑家焦兴涛以其独到的视角,将塑料板凳这一日常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之中,打造出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公交车站。这些公交车站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乘车的便利,更与城市、街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。
在焦兴涛的设计理念中,塑料板凳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家具,更是一种文化符号,代表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。当市民在这些巨型塑料板凳旁等待公交车时,他们不仅是在等待交通工具,更是在参与一场艺术体验,感受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它让人们意识到,艺术并非遥不可及,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在重庆街头的公交车站,焦兴涛的创意设计让等待不再单调。市民可以直接坐在那些正常大小的塑料板凳上,体验与众不同的候车乐趣。这些板凳对面恰好设有一块广告牌,仿佛让人回到了那个露天电影风靡的时代,大家围坐一起,共享观影的欢乐时光。
不仅如此,这些板凳上的圆孔设计巧妙地让行道树穿过,将自然生态与城市设施完美融合。这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候车时的休息场所,更让公交站成为充满艺术气息的城市空间。在这里,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,而是以一种亲民、贴近生活的方式,让市民在参与中感受到它的魅力。
5.jpg
6.jpg
7.jpg
这个名为《如歌的日子》的作品,是他以塑料板凳为核心元素的创作旅程中的最新篇章。继在成都春熙路中央广场和重庆金山意库的展示之后,焦兴涛将这一艺术理念带到了公交车站,通过《如歌的日子》继续他的艺术探索与创新。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焦兴涛对日常物品的艺术化再创造,更体现了他对公共艺术的深刻理解。
他将塑料板凳这一普通元素转化为城市空间中的艺术装置,让艺术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。从春熙路到金山意库,再到公交车站,焦兴涛的"板凳"艺术不断演变,每一次都带给人们新的惊喜和思考。
8.jpg
作为焦兴涛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亮点,《如歌的日子》已经成为重庆的一个网红打卡地,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。这个作品不仅让人们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和谐结合,更展示了山城重庆独有的地域文化和城市魅力。
随着《如歌的日子》的走红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讨论公共艺术的价值和意义。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表达自己的观点,讨论这种艺术形式是否值得推广。这种互动和讨论,提升了公众对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,更促进了艺术与社会的交流和融合。
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