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体广告让你秒变“行走的广告牌”

来源:作者:ADMIN 日期:2024-04-28 16:32:46 浏览:429
者:南仔
视觉:小倩


没有在深夜搜索过“如何防止脱发”的打工人,不足以当牛马。


头条君看着自己小某书上#防脱产品推荐#、#生发洗发水#、#假发片#等搜索词条,陷入了沉默,本就所剩不多的青丝又因过度忧虑凋落了几根......


此刻,大数据好似读懂了头条君低落的情绪,于是推来了这样一支欢乐的“秃头”短片:

伴随着轻快的BGM,几位发量明显不多的男士略显尴尬地汇聚一堂,用自己秃顶的部分作为男性洗发水品牌Clear行走的广告牌,拍摄了这支以「Bald Spots」为主题的纪实向防脱广告。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群,都成为了Clear的目标受众。


虽说呈现形式大体一致,但具体细节还得放大了看。不仅“广告标语”不尽相同,就连“广告位”的大小和形状也各具特色。


有常见的地中海型广告位:

1.jpg

2.jpg

还有最佳招商位——发际线M角:

3.jpg

以及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一整颗脑袋,性价比超高:

4.png

这些可移动的“广告牌”坦然行走在世界植发之都土耳其男性最多的街道上,丝毫没有了初次见面时的尴尬。而这也正是品牌做这次活动的目的:不掩藏脱发困境,直面问题,为秃顶赋予个性和价值,让更多需要防脱的男士了解并通过早期干预来扭转脱发的趋势。


不瞒大家说,看完后秃然就不蕉绿了,毕竟谁也没有想到,有朝一日秃头er也能成为品牌竞相争夺的代言人图片


当然,没有秃顶的朋友也不要灰心,“卖身”方式千千万,身体其他部位也是“招租”旺铺。


比如冰淇淋品牌Kibon就选择将广告纹在游客身上,无论黑皮白皮,不管高矮胖瘦,人人都能当一回品牌形象大使。

5.jpg

这是由于巴西圣保罗在颁布《清洁城市法案》后禁止一切形式的户外广告,所以一些依赖于户外场景的品牌不得不另寻出路。


以炎热高温为营销场景的Kibon,就将目光瞄准了海滩边穿着比基尼的游客,在他们裸露的皮肤上纹上广告信息与用户对话,人群来回穿梭间,品牌曝光量和影响力也大增。


考虑到单纯的广告信息单调且有失美观,于是Kibon携手巴西纹身艺术家Talita Persi设计出了一些具有艺术感的纹身图案。这下子不仅吸引了不少人特意前往海滩参与活动,并且不会对海滩造成视觉污染,相反把海滩打造成了一处移动的艺术打卡点。

9.jpg

顺便一提,代言人广告费是品牌赠送的一支冰淇淋,虽说“廉价”了一些,但同时能get一个好看的纹身,也算小有收获。


而the north face这组以「Made In Adventure」为主题的黑白配色平面海报,则是转换思路地用身体上的小伤疤致敬户外爱好者

12.png


探险者们身上深浅不一的伤疤与大自然中山脉、峰峦等元素融为一体,不仅不觉得是瑕疵,反而像是一枚充满力量感的勋章,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


仔细看海报右下角,还标注了准确的经纬度,这不仅是对探险路线的具体记录,也是对探险者探索未知勇气的致敬,凸显出他们坚韧不拔、勇往直前的精神,更体现了品牌对户外探险文化的敬意和热情。


简单又不失创意,娱乐而不觉尴尬,袒露缺失但充满敬,巧妙将广告信息融于身体之中,这大概就是一个成功的“人体广告位”需要具备的要素。


用身体做广告,既是创意的舞台,也是争议的焦点,它挑战着我们对广告的传统认知,也不断引发我们对个人隐私、道德边界以及审美观念的深入思考。

没有刻意“贩卖”身体隐私,而是让人在嘴角上扬的过程中记住品牌要素,才是“人体广告”让人眼前一亮的关键。
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